作者:陶皇旭 年级组:七年级组 更新时间:2018-04-22 20:47
小城南门,门里雨巷,巷有李杏,杏落吾檐。
——题记
“这扇窗把春留住了,多神奇的爱!”
卷上珠帘,窗门被轻轻推去,我默默地伫立在春风小楼,犹醉于西墙之窗的时景:雨后,杏花,飞扬,一串微笑,一涓爱意,一地新生,停足于主的跟前,愿拜献春的威灵。
“感谢天,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”!
梦景,是朦胧罢?在云影投湖的转瞬,在拂晓生辉的刹那,在晨雨刚歇的一刻,我透见了春嘴角微微的天真。
蓦地,蓦地,楼台上乐师的古琴声缓缓而流,黄鹂的小唱也跟着婉转。氤氲,月亮的金弓逃遁了。倚立空廊前的柳绿,南风萧萧里摇落纷纷飞絮,仿佛盐撒,仿佛雪飘,仿佛蛾舞,与十里长堤独怜春的倾心。湖波带着蜻蜓的爱恋,轻捷湖上的点水漾开新婚后的喜悦。燕麦田,离离的牧草,晨霜给他裹上银装,初阳下举着晃晃的绿。花牛的响鼻,呼喊纱窗边牧童的灯影。星沉,流萤,隐隐迢迢在红日的光轮下。农夫也暗幸云端的美,快乐里婵媛投在眼波凝然处。
袒露直白的胸襟,献爱于窗前的春——蝴蝶稀小的翅膀,扑棱棱像要牵走我的灵魂,云游在这黄路灯的雨巷:纤纤的女郎匿笑了,好像桃花的欣然;灼灼的桃花欣然了,好像女郎的匿笑。楚楚,还是夭夭?“桃花尽日随流水”,芳菲逐流,虚虚幻幻,匆匆地迂回在清溪潺潺。
或隔着一叶钓船,或隔着万点空濛雨,我又瞧见了陌上的采桑人。“豆蔻梢头二月初”,一身素衣的少女,拎着花篮走上朱红小桥。燕子呢喃,她低着头,白色的衣袖掩着微红的脸庞,指尖或在额头上拂去两三颗晶莹。悦耳雷鸣,她心焦了脚步,飞掠过一树树梨花初放。我猜:“她要赶在雨前把篮里的桑叶送去养蚕纺,那里有无数蚕茧吐丝的梦,梦里有她为四月织的金丝嫁衣。”
“一枝红杏出墙来”,幸运的我,无意的抬头窥见春的心愿——花香就落在我的西墙之窗。红杏的春,熏暖了我的飘心冷眼。春不甘满园子规的哀啼;她憧憬的,是我头顶的湛蓝。她愿意像那只红杏,携着那轻、那温柔,朵朵地临风生动。
东巷的旅人走来了,路过我的窗前——他捧着一纸包茶叶,鞋底粘着紫花地丁。步履蹒跚,他的头发上还停着清晨的鲜露,梨涡在耳疮边漾开一圈圈欢乐。我猜:“他或许也在拜献春天。于百亩茶园,把香茗一杯,风在耳边消融了冬的冰激。”
谁爱的变化?在晚风晴霞里换来竖笛的律动?当前多么无穷,在昼的极边、雨的阶沿,我又淡描窗里的杏花倩影……
君窗守春,窗前雨霏,倘若君在,花开更妍。
——后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