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王雅馨 年级组:四年级组 更新时间:2019-07-02 09:11
在我成长的道路上,学习写作的过程尤其难忘。从最初的兴趣,到遇见困难,再到一个个迎刃而解,其间充满酸甜苦辣各种滋味。
我从小热爱阅读,每当捧起书来就忘记了时间,常常废寝忘食。随着识字量的猛增,我的阅读速度也在迅速加快,一本书,一会儿就被我“吃”完了,书籍,带我进入了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,阅读之余,我展开了想象的“翅膀”,忍不住也想写出好看的故事来,于是开始自己创作。
最初的创作,就是编故事。我常常抓住某样事物或是现象,开始现场编故事讲给大人听,滔滔不绝、口若悬河、“没完没了”.......妈妈听了,觉得很有想象力,就给我记录下来,这就是我最早的创作。
在我稍微大一点时,妈妈在我鼓励我把这些有趣的故事用绘画的方式记下来。很快,我会写一点字了,开始自己做充满童趣的绘本,就这样,我对写作产生了兴趣,写作水平也提高了,我写的很多篇作文都变成了铅字被印在了书上。这令我信心大增,学习起来更是充满了干劲儿!
写作,说难也不难,说简单,也不简单。想必许多人都在写作上遇到过困难。当然,我也不例外。要说我写作的弱点,那就是写景游记,或者是其他和写景有关的作文。出去玩得正高兴的时候,妈妈来上一句:“你看看这风景多美,啊——知道回去游记怎么写了吗?注意好好观察哦!”嗨,真是有点扫兴,我只顾玩着,哪有空去琢磨作文呢。我回到家之后再写,发现不能得心应手呢。那些美好的事物太多了,似乎都一起涌到了我的面前,我不知道该怎样组合加工描述才好。没办法,按部就班地写吧,按时间、空间等顺序,哎,写出来似乎缺少了什么?词语?修辞?都用得不错啊,可好像不那么满意,我感觉有点茫然。
很快,我这弱点便被妈妈发现了。妈妈给我建议:写景物,也是有规律可循的,你必须得抓住重点,或者是它最吸引你的地方。在写景的过程中,也不能单纯地写景而已,要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,一样的事物,不一样的人看到的也各不相同。
妈妈教了我一首陆游的诗《冬夜读书示子聿》:古人学问无遗里,少壮工夫老始成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我默默地体会着诗中的道理:读书,是丰富自己的知识,但是,更重要的是要消化吸收,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“内存”。写作的时候,自己要多积极地去用心思考,而不是一味地模仿。比如在这次旅行中,通过我认真的观察,哪样事情令我印象最深刻?什么样的风景是我最喜欢的?给我带来了什么心里感受?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
想着,我开始在草稿上写下了提纲,抓住了重点,除了写的时候加适当的修辞手法,比如通感、夸张、比喻、拟人、排比,写的时候还注意情景交融、以动衬静等,根据景物风格的不同,我的文章风格也相应地变化。比如看海,便是活泼欢快、充满童趣的;山顶看日出,便是大气磅礴、壮观美好的.......在描绘眼中看到的景色的同时,多动脑筋,不走俗套,用心感悟,写出自己创造的满意的句子,等我一步步改善下来,满意的游记便写成了,我的作文水平自然有所提高了。
现在,我写的文章生动有趣,就是以前写起来觉得难的游记,也逐渐得心应手了,每当提笔,我似乎又回到了当时的场景中,那美丽的美景、游玩的快乐便在我的脑海中回旋,然后便行云流水地组织成文,酝酿好的文字们“听话”地排着队从我的笔尖流泻出来,看,我的文中,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,还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见解,就这样,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发表了很多作文,我的写作兴趣也大大增强了!
我觉得,要写好作文,不仅要多读书,更重要的是多思考,多练习。正所谓: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一边学习,多积累;一边思考,勤练习。用心加勤奋,相信在我今后我的写作之路上,我一定会踏踏实实地走得更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