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李湘沅 年级组:六年级组 更新时间:2018-05-08 15:32
云朵渐黑,绵绵细雨伴着冷风和片片黄叶飘落人间,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风儿吟着诗吹去亲人墓前淡淡尘灰,转眼又是一年,亲人墓前的野草高了一寸,清明节悄然而至。
我打着小伞,踏着追思的步伐,来到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寺庙。这里有爱我疼我的太奶奶。我摆上了太奶奶最喜爱的鼓浪屿馅饼,点上两只烛台,敬上一炷香,默默地哀思。不知不觉,我的眼帘蒙上一层泪光,朦胧间我的眼前好似泛现太奶奶慈祥的笑颜,泪珠落地,地上泛起了一点一点水渍,“乖乖呀!好好学习哟!”耳边回荡着太奶奶的叮咛。曾几何时,太奶奶云游四海,而今那个小木盒子竟成了她永远的家。我拿着纸张轻轻擦净奶奶和太爷爷照片上的灰尘,并举起一束清香淡雅的白菊,菊花的清香带去我深深的思念,也许太奶奶在另一个世界也过的开心快乐的日子吧,希望她能在另一个世界护佑着我。
我望着络绎不绝的人群,浓烟滚滚的香火,琳琅满目的案台,陷入清明由来的思索中。春秋年间,晋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又累又饿,但人迹罕至,到处找不到食物,就在他生命垂危的关头,臣子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,救了晋公子一命。十九年过去,重耳当上了国君,在封赏时,独不见介子推,原来介子推厌恶功名,躲到深山老林里。有大臣出谋,用大火焚烧山林,介子推必出。当晋公子发现介子推时,他背着老母烧死在柳树旁,树上留下“割肉奉主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”一行字。此后,每到4月5日,重耳都会前来祭拜介子推。
此后,清明节流传至今,人们用各种方式,追思故人,对逝者的身前关怀,表示感恩,传承这深长久远的家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