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杨艺 年级组:高中组 更新时间:2019-05-30 18:53
镇江的山沉默不语,镇江的水秀丽灵动,品味镇江山水,流淌在心间的不仅有美景,更有浓浓的文韵。
镇江焦山,是明润秀雅的葱茏,纤尘不染的净土,幽静清闲的圣地,高远幽深的仙境。拾阶而上,我们的脚步是那么轻,是怕惊扰了寂静的山林,清新的墨香,还是那蕴藏于此的沧桑岁月?四周,静。听得见飞鸟划破天空的声音,听得见阳光掉落的声音,听得见远处江水与大地的呢喃细语,我只想吟一句“幽径独行迷”以抒心境。苍翠的古树参天,青翠的芳草欲滴,我的眼里溢满了绿的凉意,似乎从叶的缝隙中透出的点点阳光也有了绿的轻盈。从浓密的叶中,隐隐透出江水盈盈,银白色的一片里,泛着细细的微浪,仿佛少女纯净的明眸,平静而澄澈地与青山千年相守。我们曾习惯于现代化的快节奏而忽略了自然之美,在这里,我们终于又能找回一颗洗净的心。
难怪历代书法家都在此留下经典之作:摩崖石刻。陡岩峭壁上,遒劲有力的字一列一列刻满了石。空气里氤氲着淡淡的墨香,一个个字书写出岁月沧桑,令人叹为观止。我仿佛推开了层层历史的门,走进古代雅致的文化。从六朝到清,一位位文人墨客:王羲之,黄庭坚,苏东坡……,怀着不同的心境,醉在了焦山的诗意中,写下了蕴藉,真率,朴素又精致的字。品味镇江焦山,我感受到了纤尘不染,百年不变的心境,千年氤氲的文韵,沉默的山中散不去的墨香。
若说青山是沉默的学者,那么绿水是灵动的舞者。
回望镇江的江水,远处是水天茫茫的朦胧,近处是轻盈灵动的舞姿,风起时是江涛澎湃的豪情。坐上一叶小舟,远处是碧水共长天一色,阳光隔着薄云微微露出些颜色,江面上映出一片浅浅的光晕。水边树木郁郁葱葱,映得水也是一片绿莹莹。极目处是一片涵虚混太清的朦胧,低下头,江水就在身旁。那样温润,那样柔顺,似乎是被芭蕾舞者的手轻轻划过一般,水面上的浪一波逐一波地向远处散开去。这怎能不令人陶醉?想必《次北固山下》中“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”的情景,在此才能得到最完美的诠释,最形象地出现在我眼前。
忽然风起,小舟靠了岸。站在岸边,我远远看着风推着大浪,雷鸣般响着冲向大堤,似乎有用不尽的力量, 气势磅礴地“哗”一下撞上大堤,放出万丈澎湃的激情。那一瞬,天地为之一震,切切查查的人们停止了说话,感受到了那种冲破一切的豪情。从远古走来的江水呵,在你东逝水中,泛起了多少诗的灵感,智慧的浪花?掀起了多少文人的才思和诗情?你见证了一代代人的悲欢离合,一年年月的阴晴圆缺,诗人虽然仅是借你来抒发一时之感,但若是没有你,那些千年之叹又如何变作千古绝唱呢?张岱心中“月光倒囊入水,江涛吞吐,雾气吸之,噀(xun)天为白”的壮观,那“不知是人,是怪,是鬼”的梦境,都随着江水奔流不息,流传下来,化作一份厚重。品味镇江之水,我感受到的有灵动,有壮阔,有柔美,有豪迈,更有文人墨客们穿越千年不变的情感,奔流不息里传承下来的绝唱。
品味镇江山水,仿佛从时光中走来,仿佛从诗画中走来:一片片心境,一缕缕情感,一抹抹文韵,一晕晕墨香。不论是动,是静,皆为一种沉淀与心底的美。
指导老师:谢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