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王可禧 年级组:五年级组 更新时间:2018-03-28 10:46
阳春三月的一天,我和妈妈乘车来到浦城匡山,首先映入眼帘是郁郁葱葱的树林、竹林,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。你瞧,那一棵棵苍翠挺拔的撑篙竹犹如仪仗队似的欢迎我们。胖墩墩圆滚滚的佛肚竹,竹节泛着金光的碧玉竹,高耸入云的巨竹,青翠欲滴的大花竹都在展示着自己的风姿。你听那“沙沙、丝丝、哗哗”美妙而动听的声音,时而婉转,时而缠绵,时而低沉,时而激昂,像奏响了春天的交响曲。更有趣是那露出春笋宝宝,一个个钻出脑袋,似乎也来参加这春意盎然的盛会喽!
我和妈妈随着导游小姐来一片原始森林,只见一棵棵古树高大挺拔,高耸入云。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棵千年的怪双树,一棵枝叶繁茂的香枫树,中间又长出一棵酸枣树,多么像慈祥的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啊,难怪人们称它们为母子树。在春风中,嫩绿的树叶“沙沙”响,小鸟在枝头“叽叽喳喳”地叫,好像在响奏一曲曲春天的赞歌。
我们再沿着山间小路向上攀登,一阵阵春风吹来,似乎有点寒意。我抬头仰望,那儿山峰兀立,怪石嶙峋,有的像狮子,有的像大象,有的像骆驼,奇峰罗列,形态万千。特别有趣的是一块大石头,他昂着头,挺起胸,身边跨着马刀,威风凛凛,多么像威武的将军呢!还有一块岩石,像天梯,一步步升高,难怪人们把它称为“步步高”石嘞!
啊,春天的匡山,你在空中云雾迷蒙,在绿树花草的映衬下,显得更美。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浦城的大地上,令人流连忘返。
【简评】文章按照旅游先后顺序写,重点写了竹林和岩石。文章采用“点面”结合的方法,既写了“面”,又写了“点”。如既写原始森林的“面”,又写了“怪双树”的“点”;既写了怪石嶙峋,千姿百态的“面”,又写了“将军石”“步步高石”的“点”。同时采用了比喻、拟人、排比的写法,字里行间洋溢着“我”对春天的赞美,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。
﹙指导老师 陈春弟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