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周鑫怡 年级组:七年级组 更新时间:2018-04-26 08:46
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中心学校 701班 周鑫怡 315166
指导老师:卢兴治 联系电话:13867855228
吃过晚饭后,爸爸看见孩子一如既往地把筷子往饭碗上一料撂,就翘着二郎腿发呆,把妈妈收拾碗筷的身影视而不见。这时,就算孩子们不开心,爸爸也要插一句:“孩子,帮妈妈洗洗碗吧。”没等孩子回答,妈妈便冲上前,百般维护地说:“我自己忙活就好了,孩子的手是用来画画的。”孩子本想幸好逃过一劫,可爸爸又吩咐:“那你去扫地吧。”妈妈一听,就抢先说:“不行,孩子的手是用来弹钢琴的。”作为一个称职的父亲,他总想着让孩子能帮忙做点什么。当他提出让孩子擦桌子时,妈妈反驳说孩子的手是用来练书法的。作为一个心软的母亲,她有一大堆理由替孩子劳动。而作为一个懒惰的孩子,他总厌倦父母的吩咐,而又为母亲的袒护感到庆幸。
这种情景在中国式家庭中习以为常,而在一个美国家庭中绝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景。美国孩子在二三岁时,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桶,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;四五岁时,要做到自己铺床,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,准备餐桌(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,慢慢的让孩子帮忙摆盘子);13岁以上,都会自己做饭、洗衣服了;到了18岁,就与父母断绝抚养关系,能够独立生活了。在同一年龄段,美国孩子能做的远远超过于中国孩子,甚至可以说,一个18岁的中国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或许不如一个十岁的美国孩子。如果进入社会,我们这些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,捧在手心里的明珠,肯定会吃亏。
记得有一个德国姑娘,和我仿佛年龄,她独自一人漫游欧洲,名字叫做——乌塔。她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,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,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。再给家里人拨个电话或几张明信片,乌塔还说自己用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,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,为了挣旅费,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,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。
同样是十四岁的我,绝对没有胆量像乌塔那样游遍欧洲,对一个中学生来说,那简直太危险了。如果我去欧洲旅行,身处异国他乡的我,只会说自己的母语,连沟通都成问题。而且,我不会做饭,迟早会缺少食物。运气不好的话,遇上几个恶势力,就脱身来说便难上加难。像我这种没有太大毅力的人,怎么会你还为了旅行而自己打工呢?就算前面的条件都符合,我的家人也不会同意,他们很保守,生怕我出什么意外,在他们看来,这简直荒唐至极,但他们不得不承认,正如乌塔所说:“我也是家里的宝贝,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也很爱我,不过我们兴趣不同,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,有时候单独出去玩。爱孩子,怎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?”
那一次手工课,老师教我们缝制钱包,我们准备好了布、针、线等材料,老师首先教穿针,她瞪着针眼,没几功夫就穿进了。我也学着她的样子,可是我的线头毛茸茸的,分了好多叉,我要么是线的一部分穿进,一部分在针眼外,要么就穿偏了。好不容易穿好线,在一针一线的缝制中,看似细弱的线三番五次的打结,我每次缝到中途都得把前头的线给拆了。因此,我愈加急躁,脸涨得通红,好几次扎到手指,恨不得把它扔了。
事实告诉我们:孩子,你必须独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