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赵永乐 年级组:六年级组 更新时间:2019-12-23 07:48
“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”一个个充满了壮志豪情的字眼,映入我的眼帘,在我的心中里回荡着、澎湃着。从窗外吹来的风,吹过我的脸颊,又吹过了我的书桌,把摊开桌上的书本一页一页地吹动着,又合上了。
我闭上眼睛,书所发出的墨香味,在我的书桌旁飘逸、回荡。它们陆陆续续在我的脑海里拼接成一幅幅画面……
我,就是南宋时期的岳飞,由于我出生时有一大群飞禽从房顶掠过,边飞边鸣,所以父母给我起名岳飞,字鹏举。我自幼开始拜师习武,不满二十岁便能挽弓三百宋斤,开腰弩八石,时人奇之。二十岁,我开始了军戎生活。可是天有不测风云,我的父亲病故,于是,我赶回家中为父亲守孝。
金人入侵了我的家乡,乡亲们被杀戮、奴役。看了这一幕,我的内心十分愤慨,意欲投军但又担心老母年迈,妻儿力弱,在战乱中难保安全。可是,我的母亲却很支持我从军报国,还在我的背上刺了“尽忠报国”四个大字为训。从那以后,我再也没有别的心思了,我总是能想起刺在我背上的四个字,这激励着我不断前进,为国效力。
以后的时间里,我带兵打了许多胜仗,所向披靡。金人们都说:“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。”
可皇上是一个“投降讲和派”,和我“反抗派”是“水火不容”的两派。后来,秦桧靠着虚构出“莫须有”的罪名,使宋高宗赐我死。我宁死不屈,只得悲愤地“呐喊”着“天日昭昭,天日昭昭!”……
墨香已散尽,我睁开眼睛,品味着刚刚脑海里岳飞的诉说。再看向桌面上书页中的三个大字“满江红”,我的心湖久久不能平静:一会漾起一串悲痛的涟漪,一会掀起一片愤怒的巨浪,一会又激起几滴敬佩的水花……
岳飞报国,宁死不屈,可我呢?虽然现在干不了什么,但我能好好学习,让未来的我为国做出贡献。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”我要学习,我要努力,我要奋斗!国家养育了我,我也要用尽自己的力气去回报国家!
而那壮气凌云的“满江红”三个字,不仅仅是一个词牌,更代表了我的执著信念。
指导老师:杨雪